关注 0   浏览 124256   分享 0

宝鸡一中 +关注

营业时间: 8-18点

拨打电话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引渭路

导航

宝鸡市第一中学坐落在宝鸡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山仁水智,地灵人杰。学校环境优雅,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荡漾着现代文明气息。办学十余年,教育教学质量高位运行,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在陈仓大地声名远播,被誉为“三秦教育明星,万千良才摇篮”。 搜词条  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成果办学理念合作交流考录信息现任领导TA说参考资料 宝鸡市第一中学 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宝鸡市第一中学坐落在宝鸡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山仁水智,地灵人杰。学校环境优雅,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荡漾着现代文明气息。办学十余年,教育教学质量高位运行,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在陈仓大地声名远播,被誉为“三秦教育明星,万千良才摇篮”。[1] 中文名 宝鸡市第一中学 外文名 Baoji No.1 Middle School 简称 宝一中、宝鸡一中 创办时间 2003年9月 办学性质 市重点初中;省级示范初中 相关星图 陕西省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名单 共16个词条 1.4万阅读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创始成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管理。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纸本藏书411万册;设有25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开设71个本科专业;拥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002人,全日制在校生29467人,其中本科生18506人,硕士研究生8996人,博士研究生1965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建大附中,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立于1979年,1998年5月被授予“全国冶金系统重点中学”,2000年6月成为西安市重点中学,2008年9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12年成为学区长学校。2017年6月成为西安市跨行政区大学区学区长学校。2017年10月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区级验收。2018年成为碑林区“名校+”联合总校。2020年成为西安市“名校+”教育联合体。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咸阳师院”,位于陕西咸阳,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普通省属本科院校,是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省级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90余万册;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1个;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留学生18000余人。 查看更多 陕西省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名单 共130个词条 13.1万阅读 陕西省西安中学 陕西省西安中学,是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一所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坐落在历史文化古城西安,创建于1905年,是陕西省创办的第一所新学,时名为“西安府中学堂”后改为“秦省第一学堂”。1954年,学校改名为“陕西省西安中学”。2009年晋升陕西省首批示范中学。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近248亩,在校学生5000余人。 长庆第八中学 长庆第八中学位于陕西省西安未央区。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始建于1957年,位于西安市东四路40号,是一所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的区属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系西安市市级重点中学。悠长的校史写出了43中的辉煌,50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其中有大学校长、将军、博士生导师、世界冠军,还有身居高位的行政领导和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等等,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查看更多 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成果办学理念合作交流考录信息现任领导TA说参考资料 办学历史 宝鸡市第一中学成立于2003年9月,是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2] 共3张 校园一角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地处宝鸡市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山仁水智,地灵人杰。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50616平方米(76亩),现有56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校园建筑气势宏阔,环境雅致,以“时光隧道”人行天桥贯通南北两校区的文化血脉,营造清新典雅的花园式求知乐园。[1]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拥有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大厅、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并配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视直播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先进的视频会议室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视听设施及其活动场所,各类硬件装备优良。校园网覆盖全校,拥有完备的电子监控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 教室配置有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和50寸液晶电视,每位教师配备有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了全面普及。其中,逸夫图书楼建筑面积1627㎡,总投资173万元,楼体为玻璃幕墙式四层建筑,室内一层设有书库和图书查寻借阅处,二层设有报刊阅览室,三层设有3个讲座室和1个教师阅览室,四层为380人的大型讲座室兼多媒体投影教室。图书楼藏书5万余册,报纸杂志300多种。校园网采用先进的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通过10M光纤接入Internet,1000兆光纤覆盖全校,实现了全部教室和办公室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师资力量 学校注重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186名教师中,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1名,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名,宝鸡市“三五人才”1名,宝鸡市劳动模范1人,省级教学能手23名,陕西省德育先进工作者4名,市级教学能手51名,高级职称19名,中级职称43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生活指导教师36名。[1] 人才培养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秉承“为每一位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核心理念,坚持“打造和融竞进 书香致远的现代化示范中学”的办学目标,奉行“培养具有周秦底色和世界胸怀的时代英才”的育人目标。学校以“雅言 雅行 雅趣”的校风,“弘德 弘业 弘毅”的教风,“乐学 乐思 乐进”的学风,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和精细化管理风格,努力实现学校内涵与跨越发展的新突破,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挥方向性、带动性、成长性和示范性作用。 学校以德育贴近学生心灵、符合认知规律、结合时令特点、注重循序渐进为工作思路,构建了“初一突出习惯养成,初二突出青春成长,初三突出理想奋斗”的德育体系;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学生自主申请成立了如相声社、动漫模仿秀社、小品社、演讲社、服装设计社等13个社团;健全了完善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自主管理教育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优良的办学传统、浓厚的文化氛围、健全的德育体系、丰富的学生社团、各类第二课堂、主题活动以及国内、国际研学活动等等,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的德行在感悟中得到滋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办学十余年来,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2011届毕业生共计779人,王新意和曹竞心同学以591分的总成绩并列夺得全市中考第一名;全市中考名次前10人中,前9人均为宝鸡一中学生;全市中考名次前16人中,宝鸡一中占15人;单科满分人数共计82人。2012届中考,全市前十一人中,宝鸡一中占8人,达到宝中一线221人,二线667人, 单科满分人数共计50人。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毕业生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44人,清华大学的40人,在海外著名大学深造的122人。其中2014届6班郑书豪荣获2017年陕西省理科状元。在有关部门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 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共计获省、市奖励300余项次, 培养出的学生成绩突出,特长明显。[1]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和谐校园”“陕西省示范初级中学”“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基础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等多项殊荣。[1]并多次荣获“宝鸡市文明单位”、“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宝鸡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陈仓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悟空便民提供技术服务

工信部ICP备案:陕ICP备2023013527号